10 Years Focus on Brand
给,广告人的20条建议
给,广告人的20条建议
给,广告人的20条建议

Internet+

作为广告人

我们送你20条建议


1、对广告人来说,能和一个品牌从0到1、甚至到10一起成长的机会真不多,如果碰巧你正在经历,请好好珍惜。


2、投资人都有长期关注和分析一些重要公司的习惯,每一个广告人都应该有自己长期跟踪关注的品牌list,包括但不限于:商业模式、品牌定位、业绩报告、战略调整、业务最新变化、新出广告、每一次公关事件、每年的大型传播战役,甚至公司内部的八卦。


3、营销人需要具备投资人的眼光和判断能力,学习投资人分析经济、观察行业、判断公司的方法和理论,从行业到价值链到产业链全面了解一家企业,才能更深入理解一个品牌。


4、相比于分析出街的广告的「好与坏」「有无效果」,它背后有更多值得思考和挖掘的东西。


5、广告人、运营人、产品人都想出爆款,但绝大部分爆火的内容,最开始往往不是来自人为的策划,而是源自团队内心真诚的信念和热爱。


6、很多品牌在年轻化过程中都喜欢玩跨界,但创意营销带来的爆款,最多只能刺激当季的销量,而且这种营销非常考验品牌资源整合能力和持续的创意力,消耗不小,是否能持续是个大问题。营销永远解决不了最根本的问题。


7、品牌年轻化最容易调整的部分其实是在传播层面,所以很多有年代感的品牌在进行品牌年轻化之前,都会选择在传播层面进行低成本的试错,比如跨界联合出新品。

所以应该摸着石头过河。先在最容易调整的传播层面做出动静吸引消费者关注和话题讨论,根据市场反馈一步一步推进,倒逼产品更新、企业管理调整,也不失为一种曲线救企业的方法,只是不知道市场给不给他们这样的时间机会。


8、新兴消费品牌起步阶段应该选择聚焦单品,借助社交媒体的红利,通过公众号积累粉丝完成从0到1的过程;积累一定用户口碑后,才会扩大品类,并完善电商渠道,开始内容平台的多元化布局。


9、站在甲方的角度,不管是在产品还是在营销形式上,大部分企业没道理不跟风,有“风”意味着有市场、有需求、有钱赚。


10、多逛购物中心。在品牌终端店,使用和感受产品服务,和服务员聊天,听进店的人聊产品,从另一个角度体验品牌,这是在广告人对着电脑查再多资料也难以感受到的。


11、但凡用“一文写好(搞懂、掌握)文案、营销策略”之类做文章标题的,直接pass可以帮你过滤掉98%的垃圾文章。


12、「希望只有我有,但最好大家都认出它」大概每一个消费奢侈品的人心理所想。


13、“如何选择工作和职业”这类问题,如果有人找你聊:只是想缓解自己的焦虑、找一个情绪垃圾桶。真正想寻求有效建议的人,懂得在问题中给出自己的思考。


14、网上聊天喜欢抬杠的人,可能是因为:1.认知不在同一层次而不自知 2.素养问题 3.闲的。


15、很多时候通过一个人获取信息的途径,就可以了解他的认知和思考能力。


16、职场中的很多失意、不满,来自于高估了你和别人的关系带来的落差导致的。


17、不要以为做好项目、大项目,不断打怪升级,提高自我专业解决问题的能力,才算是成长,这很对,但不全面;职场上怎么和团队合作、如何做到有效沟通、如何发挥主动性、怎么向上向下管理,这些软实力也很重要,甚至长远来看更加重要。


18、虽然职场人都有一颗“想做大事”的野心,但正确的做法是,用心把大概率的日常事情做好,而不是用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搏小概率事件。


19、所有的广告在实质上有两类观众:一类是潜在的商品购买者,另一类是潜在的商品观察者。后者会认为,该商品的主人拥有各种各样他们所需要的特质。商品越是昂贵和稀有,后者所占的比例就会越高。


20、预知中国未来社会,请看当下日本。


我是知行互联(一个疯狂写稿谋生的干饭人)


一家专业做广告的互联网公司


我们的愿景(赚钱的办法)


让广告,产生价值。